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启事

2024-03-07 20:23:28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药检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设立的法定药品检验机构,直属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省药检所现有330名在岗工作人员,其中科研人员200余人,包括高级职称67人,博士26人,拥有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7名,研究生导师12人。截至2023年底,省药检所仪器设备4300余台套(含托管设备),原值6.8亿,其中100万以上仪器设备130台套,50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台,拥有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二维液相串联离子淌渡飞行时间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各类高精尖仪器。

省药检所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工作,实验室以ISO-IEC17025为准则实行有效管理与运作,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完善的科研运行机制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国家工信部疫苗平台、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生物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医局三级重点实验室、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平台、广州市健康产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快速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药检定联合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中药研究联合实验室等21个省部级市级科研技术平台,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典委员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省药检所多年来取得硕果累累的科研工作成绩,获省科技奖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 获国自然基金项目等1033个项目立项,科研经费8175万元,72项授权专利,14个软件著作权,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2项,出版37部著作等。

2022年9月,省药检所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省药检所拟与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前来应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基本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

(二)已取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毕业3年以内;

(三)已在SSCI/SCI/EI/ISTP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应聘成功后须在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不可兼职。

二、博士后导师及研究方向

(一)李华

导师介绍:主任中药师,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等。长期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检验和药品风险评估工作。主持了“广陈皮”等多个中药材标准的起草并收载入中国药典;主持和参与了广东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的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体系建设;编辑和出版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广东省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广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材快速鉴别手册》等专著及工具书十余部。

研究方向:

方向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道地性研究;

方向2: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围绕中药材的道地性形成机制,应用多组学技术探索道地中药材质量形成的关键因素,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道地性研究;

2.以临床为导向,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探索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的湾区化和国际化,为广东省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为中药标准的国际化提供技术指引。

招收专业:中药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药资源学等相关专业。

(二)刘潇潇

导师介绍:博士,主任药师,中药室负责人,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标准与检验科学传播专家、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工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国家药品评价性抽检、国家药品标准提高等项目3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获批药品补充检验方法7项,授权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5件,参与编撰《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常用中药材品种真伪鉴别与应用》等专著10余部。

研究方向:

方向1:中药质量安全检测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方向2: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通过中药物质基础及相关活性或毒性研究,探讨具有活性的化学成分(或组分)或具有毒性的化学成分,以此成分(或组分)为基础,探索建立中药新的检测方法,制定安全控制标准。一是聚焦有毒中药,对其含有的未知毒效物质基础开展系统的化学分离及体内外分析工作,并对其相关致毒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二是以中药中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制订为核心,探索适用于中药的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模式。

2.围绕中药质量属性形成的道地性、生产规范性等关键影响因素,结合传统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质量评价指标的寻找、发现、确立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形成科学严谨实用规范的标准,在鉴别中药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优劣等级进行评价。

招收专业:药物分析学(中药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学、数理统计分析等相关专业。

(三)洪建文

导师介绍:博士,主任药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主任,广东省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GMP检查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研究和质量分析研究工作。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抗感染新药-盐酸安妥沙星质量研究,该药为“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主持并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和省部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多项中国药典标准增修订和国际药典标准起草工作。承担多品种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相关工作研讨及指导原则制定。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中国药学发展奖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突出成就奖。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0多篇,SCI收载2篇,获专利1项。

研究方向:

方向1:药品质量研究;

方向2: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对创新药或已上市药品进行质量研究,寻找药品API的物理化学属性或制剂相关属性与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相关作用机制和理论依据,为药品质量提升和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为提高药品质量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手段,助力创新药的研发和已上市药品质量提升;

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岭南代表性中药饮片进行微生物优势菌属及其功效、真菌毒素等相关性研究,建立岭南代表性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数据库及控制体系示范性研究平台,开展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标准化研究、中药饮片真实世界科学研究,推动中药饮片及制剂生产企业建立覆盖中药饮片全产业链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评估及控制体系,提升中药质量控制与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中药标准的国际化。

招收专业:

方向1: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

方向2:微生物等相关专业。

(四)陈英

导师介绍:主任药师、药用辅料室与药用高分子材料室负责人。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药用辅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药学会药用辅料专委会主任委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药典药品与药用辅料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承担百余项国家药典药品与药用辅料技术标准以及近10项通用技术方法的起草研究,承担和参与国家药典残留溶剂、粒径分析、元素杂质控制等多个方法与ICH的协调转化研究课题,完成多个国家药品与药用辅料的评价检验。获第十六届中国药学发展奖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突出成就奖。获专利授权5项,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载2篇。

研究方向:

方向1: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和标准研究;

方向2:基于制剂应用与过程控制的药用辅料及制剂质量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围绕药用辅料的质量安全性和影响制剂应用的关键功能相关质量属性,开展分析技术的研究,为药用辅料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围绕生物制品、创新制剂和儿童药制剂等制剂开发应用中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进行质量控制与应用评价研究,为制剂的创新发展提供应用指导和过程控制的技术方法。

2.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探索药用辅料关键质量属性,为药用辅料的安全性和在制剂应用中的关键质量属性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开展制剂应用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应用评价研究,促进制剂创新发展和药用辅料的产业发展。

招收专业: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五)严全鸿

导师介绍:博士,主任药师,化学药品室/激素室负责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化学药品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工作,承担大量化学药品质量标准起草和复核任务,主持和参与《中国药典》品种及通用方法的起草和修订30余个,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

研究方向:化学药品质量评价、控制与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化学药品关键质量属性,探讨相关作用机制和理论依据,评价药品质量,制定质量标准,促进生物医药的研发和质量提升。

招收专业: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六)杨志业

导师介绍:副主任中药师,检验技术/监督检验研究室负责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州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广东省药学会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南药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药品标准和质量评价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国家药品评价抽验质量分析研究项目、药典标准提高、香港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等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参与编撰专著15部。

研究方向:

方向1: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生物活性测定、智能检验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方向2:生物医药产品全生产周期质量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采用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生物活性测定、智能检验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以相关药效标志物为质控指标的评价方法及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对中药新药的研发、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围绕生物医药产品全生产周期中掺伪、染色、非法添加物、污染物、有毒有害成分及杂质等检测方法、筛查数据库建立以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招收专业及要求:中药学、药物分析学(中药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药理学、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分析等相关专业。

(七)梁蔚阳

导师介绍:主任药师,生物制品室负责人,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血液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第四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卫健委免疫规划专家及广东省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专家等。

主要从事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国自然、广东省市级科技项目数十余项,承担了大量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起草和复核任务,收载入药典或上升为国家标准的项目百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方向:

方向1: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研究;

方向2:基于生物学活性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

1. 通过生物制品中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建立相关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生物制品的杂蛋白谱分析和蛋白活性研究。

2.通过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研究,建立相关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细胞治疗产品内外源因子快速检测、细胞鉴别、生物学活性等研究。

招收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八)方继辉

导师介绍:主任药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化妆品检验检测和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等课题项目10余项。主持起草了多个化妆品标准,参编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获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化妆品安全评价

研究内容及目标:开展化妆品或原料的分析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为化妆品和原料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招收专业:毒理学、药理学、公共卫生、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

(九)李杨杰

导师介绍:博士,副主任药师,化妆品室负责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能力验证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等。长期从事化妆品检验检测和标准制修订、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药监局、广东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等课题项目20余项。主持起草了多个化妆品标准,发表论文20余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获发明专利4项。

研究方向:POPs、PPCPs、化妆品安全风险物质的检测、确证、风险评价、人体暴露及健康效应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开展基于质谱裂解机理的化妆品安全风险物质筛查方法建立和确证平台建设。

招收专业: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分析或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

三、在站工作任务

(一)博士后在站期间,需根据岗位聘任协议书规定的条款,完成科研工作任务;

(二)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四、工作时间

在站工作时间:2年

五、在站待遇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按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和广东省《博士后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执行,工资、福利等参照我所在编博士试用期满转正后人员同等待遇。

(二)根据“关于加快新时代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发展的若干意见(粤组通〔2017〕46号文)”和“关于印发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青年人才博士博士后培养资助办法的通知(穗埔组通〔2020〕38号文)”精神,组织在站博士后申报相应的生活补助。

(三)其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报名方式

符合上述条件人员,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rsk@gdidc.org.cn。

(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申请表(见附件)。

(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请提供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材料。

省药检所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将对申请者提供的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材料。初审合格者将安排面试等下一步考核,具体形式、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七、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州市黄埔区神舟路766号)

联系电话:020-81915959

电子邮件:rsk@gdidc.org.cn

点击查看>>>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申请表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2024年3月6日

原标题: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启事

求职必读

相关职位博士后 更多>>

校园招聘 更多>>

分类招聘 更多>>

广州招聘 深圳招聘 东莞招聘 佛山招聘 惠州招聘 珠海招聘 中山招聘 江门招聘 肇庆招聘 湛江招聘 茂名招聘 阳江招聘 汕头招聘 潮州招聘 揭阳招聘 汕尾招聘 梅州招聘

河源招聘 韶关招聘 清远招聘 云浮招聘 国资招聘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国资小新教育系统招聘 医疗系统招聘 银行招聘 政法系统招聘机关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公益招聘

村镇社区招聘消防救援招聘 央企国企招聘 外企招聘 民营企业招聘餐饮企业招聘 工业企业招聘 商超招聘 零工市场招聘